业委会缺位时居委会代签新物业是否越俎代庖?
发布时间:2024/2/5 6:24:14
债掌门(债权买卖管理法律平台)小编整理发布:
小区业委会任期届满,新一届业委会迟迟未成立,面对“不给力”的原物业,小区业主通过居委会重新选聘物业,业主张某却拒绝向新物业缴纳物业费被诉至法院。近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判决业主张某向甲公司支付拖欠的物业费用。
广州某小区业委会任期届满后,因故未能成立新一届业主委员会。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0%以上且占总人数20%以上的业主联名请求,小区所在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了重新选聘物业公司的招投标工作,并及时主持召开了业主大会。经过小区业主投票,“双过半”(即参与表决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业主同意选聘甲公司为该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公示期满后,甲公司与居委会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并入驻该小区提供物业服务。
小区业主张某认为:物业服务合同应由开发商或小区业委会签订,居委会无权代表小区业主签约,故居委会与甲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不能约束小区业主,遂拒绝缴纳物业费。为向其追缴物业费,甲公司将张某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对辖区内小区具有一定管理职能,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并经合法程序选聘物业公司为业主提供服务,以维护小区管理秩序稳定、业主们安居乐业,推进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本案中,虽然某小区原业委会在任期届满后未产生新一届业主委员会,但经法定比例的小区业主联名申请,该小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依法定程序组织开展了新物业公司的选聘工作,为涉案小区及时选聘了新的物业服务人。该居委会根据业主大会决议与甲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合法有效,对全体小区业主均有法律约束力。在甲公司据此入场并实际提供了相应物业服务的情况下,根据等价有偿原则,业主享受了相应服务,自然应支付相应对价的物业服务费,故判决张某向甲公司支付拖欠的物业费用。该判决现已生效。